top of page
骨科 微創人工關節置換
文章分享

當人工膝關節翻修手術遇上有鋼板固定:複雜的全人工膝關節翻修手術(Revision TKA)該注意什麼?
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人在膝關節退化後接受人工關節置換術,恢復日常生活功能。然而,並非每次的膝關節置換都能永久維持,許多患者因為術後的併發症、假體鬆動或韌帶功能不佳,需要再次進行更複雜的「全人工膝關節翻修手術(Revision TKA)」。...
骨科 郭峯志醫師
3天前讀畢需時 2 分鐘
1 次查看


微創正前開全人工髖關節手術的傷口,到底多長呢?
今天門診來了一個很特別的病人 。病人長期住在美國,兩年前她特地回台灣找我開右側的微創正前開人工髖關節。但是她一年前左腳太痛了,來不及回台灣治療,故在美國當地接受左腳全人工髖關節。 在門診的時候,我想說看看美國醫師開刀的傷口的大小到底如何,所以我特別請她讓我拍一下兩隻腳的傷口...
骨科 郭峯志醫師
3月28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14 次查看


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後,有需要常規放置引流管嗎?
引流管 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後,醫師傳統上常會放置引流管,以排出多餘血液並降低血腫或感染風險¹。然而,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研究指出,若手術過程中採取有效的 止血藥物 (如Tranexamic acid) 與嚴謹的傷口縫合技術,並不需要對所有患者常規放置引流管²。這些研究顯示,不放引...
骨科 郭峯志醫師
3月25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22 次查看


佩爾特病患者的正前開全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挑戰與手術關鍵
佩爾特病(Legg-Calvé-Perthes disease)是一種兒童時期發生的股骨頭缺血性壞死(AVN),隨著時間的推移,若髖關節嚴重變形或關節退化,可能會導致成人時期的慢性疼痛與功能障礙。這些患者成年後若因髖關節嚴重退化或疼痛影響生活,通常可考慮接受**正前開全人工...
骨科 郭峯志醫師
3月6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17 次查看

全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有需要放導尿管嗎?
卜山木戈 全人工關節置換手術 是治療嚴重關節退化的常見方式。過去,大多數人工關節置換手術都會常規放置 導尿管 ,好處在於: 1. 監測尿量 :手術過程可能較長,需密切注意身體循環與腎功能。 2. 避免膀胱脹滿 :減少手術中因姿勢或麻醉造成的排尿不便。 3. 方便手術...
峯志 郭
2月20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66 次查看

新月徵象(Crescent sign)
白色箭頭處即是 新月徵象(Crescent sign)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是一種因為血液供應不足,導致股骨頭(即大腿骨最上端的球狀部分)骨組織逐漸死亡的疾病。這種狀況下,骨頭變得脆弱、不穩定,最終可能塌陷,影響髖關節的正常功能。 在X光片上,所謂的...
骨科 郭峯志醫師
1月30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28 次查看

淺談止血劑Tranexamic Acid (TXA)在全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應用
在全人工膝關節(TKA)及全人工髖關節(THA)置換手術中, 出血控制 一直是手術成敗的重要關鍵。過多的血液損失不僅會延長患者的住院時間,還可能增加輸血需求及相關併發症的風險。在這樣的背景下,止血劑 Tranexamic Acid (TXA)...
骨科 郭峯志醫師
1月12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43 次查看
雙側正前開全人工髖關節置換術
一名70歲的婦女,因多年來飽受雙側髖關節骨關節炎的痛苦,日常生活受到極大限制。她無法正常行走或進行基本活動,每天都需要依靠助行器來移動,甚至連短時間站立都讓她感到極為不適。多年來,她嘗試過多種保守治療,包括物理治療與藥物治療,但效果有限。 家庭的支持與手術的決定...
骨科 郭峯志醫師
1月4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73 次查看


全人工髖關節術後的長期併發症: 人工關節周圍的骨溶解(Osteolysis)
當我們的車子跑了幾萬公里後,輪胎總會開始磨損,甚至需要更換。其實,我們的人工髖關節也會面臨類似的問題。隨著使用時間的推移,人工髖關節在活動過程中可能產生磨損,釋放出微小的磨損顆粒,這些顆粒會導致骨頭逐漸被侵蝕,這種現象就叫做「骨溶解」。 什麼是骨溶解?...
骨科 郭峯志醫師
2024年12月15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152 次查看


微創人工關節手術後,提早下床的好處
分享一位66歲患者的康復經歷。他因為髖關節退化而接受了正前開全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 (DAA),手術過程非常順利。最讓人驚喜的是,手術後不到24小時,他就站起來開始練習走路了!醫療團隊鼓勵他提早下床,並幫助他練習日常活動,...
骨科 郭峯志醫師
2024年12月8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88 次查看


手術中保持體溫的重要性
你知道嗎?在手術過程中保持患者的體溫對於手術結果至關重要。體溫過低可能導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手術部位感染的風險,還會影響血液凝固功能,增加出血量。因此,手術中保持適當體溫不僅能減少併發症,還能幫助患者更快地恢復。 那麼,手術中有哪些方法可以保持體溫呢?醫療團隊通常會使用...
骨科 郭峯志醫師
2024年12月1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82 次查看

正前開半人工髖關節手術助中年女性重拾行動力
使用正前開微創陶瓷雙極半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治療股骨頸骨折
骨科 郭峯志醫師
2024年11月10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89 次查看


喝酒喝到骨頭「爛掉」?了解酒精對股骨頭缺血性骨壞死的危害!
常常喝烈酒,如伏特加、杜松子酒、朗姆酒、威士忌、白蘭地、高粱酒,容易造成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骨科 郭峯志醫師
2024年10月20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99 次查看


65歲男性的快速康復之旅:正前入路全人工髖關節置換(DAA)助他重返生活
正前入路全人工髖關節置換(DAA)治療嚴重髖關節炎
骨科 郭峯志醫師
2024年10月17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97 次查看


髖部骨折不再可怕:台灣健保的PAC計畫及正前側入路半人工半髖關節幫助年老患者從跌倒中重拾生活
PAC幫助老人家髖部骨折重返日常生活
骨科 郭峯志醫師
2024年10月12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67 次查看


阿榮的故事:要選骨水泥型還是非骨水泥型股骨柄呢?
骨水泥型股骨柄經過20年的使用後鬆脫,更改成非骨水泥型股骨柄
骨科 郭峯志醫師
2024年10月2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79 次查看

類固醇的好與壞:揭開股骨頭壞死的真相
類固醇 是一種強效的抗炎藥物,廣泛用於治療各種疾病,如自體免疫疾病、過敏反應、以及慢性炎症性疾病。雖然類固醇在臨床應用中具有極大的治療價值,但其長期或高劑量使用也伴隨著嚴重的副作用,其中一個較為人所知的風險便是股骨頭壞死(Osteonecrosis of the...
骨科 郭峯志醫師
2024年8月31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165 次查看


醫生,我什麼時候可以開車?
當完成了微創人工關節的手術後,其中一個很常見的問題就是:「我什麼時候可以開車?」這個問題不僅關係到你的生活獨立性,更關係到你和他人的安全,所以了解何時適合恢復駕駛是非常重要的。 術後開車的基本原則 無論你是進行了髖關節還是膝關節的置換手術,最重要的是你需要有足夠的時間讓身體...
骨科 郭峯志醫師
2024年8月12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277 次查看


正前位人工髖關節手術:髖部健康的新里程碑
正前位人工髖關節手術(Direct Anteriror Approach, DAA)是近年來在醫學界引起廣泛關注的新型手術方法。與傳統的髖關節置換術相比,這種技術帶來了許多獨特的優勢,使患者能夠重獲健康與活力。 首先,正前位手術避免了大腿肌肉的切割,這是其最大的優點之一。相...
骨科 郭峯志醫師
2023年7月29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649 次查看

先開髖關節,還是先開膝關節呢? (Hip or Knee first?
承接上一個文章,如果髖關節和膝關節都需要開刀,那麼應該先開髖關節,還是先開膝關節呢? 理論上, 應該要先開髖關節 。 因為活動膝關節時,會連動髖關節。先開膝關節的話,手術中膝蓋要彎曲約100-120度,如果髖關節活動度不好,膝蓋就無法彎曲的那麼好,怕膝關節手術不順利。...
骨科 郭峯志醫師
2023年7月10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295 次查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