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後,有需要常規放置引流管嗎?

  • 作家相片: 骨科 郭峯志醫師
    骨科 郭峯志醫師
  • 3月25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引流管
引流管

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後,醫師傳統上常會放置引流管,以排出多餘血液並降低血腫或感染風險¹。然而,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研究指出,若手術過程中採取有效的止血藥物 (如Tranexamic acid)與嚴謹的傷口縫合技術,並不需要對所有患者常規放置引流管²。這些研究顯示,不放引流管的患者,在術後疼痛、關節活動度及血腫形成率等方面,與放置引流管的群組並無顯著差異,甚至可能降低引流管本身帶來的額外感染機會。


根據文獻回顧¹,如果病患本身並無嚴重的凝血功能異常或大量出血風險,未放置引流管也不會顯著提升併發症風險。另一份隨機對照試驗²也發現,不放引流管的患者在恢復速度、傷口癒合和疼痛程度等指標上,與放置引流管者相差不大,因此建議不必對所有患者一律採用常規引流管。然而,若病人合併高出血風險或凝血異常,醫師可能仍會權衡利弊,選擇放置引流管或負壓傷口治療(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NPWT),以達到最佳安全性。


總結而言,人工關節手術後引流管的使用,正走向「個案評估」而非「全面常規」的趨勢。對多數患者來說,只要醫師在手術中做好止血與傷口縫合管理,不放置引流管的成效與安全性也能令人滿意。建議在手術前,患者可與您的骨科醫師充分討論自身風險與需求,共同決定最合適的傷口管理方式。


參考文獻

  1. Shin YH, Kim SY, et al. (2019). The Efficacy of Drain Placement in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The Journal of Arthroplasty, 34(2):403-410.

  2. Chang MJ, Wang SY, et al. (2020). Do We Still Need Drainage in Primary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linics in Orthopedic Surgery, 12(4):575-581.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