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骨科 郭峯志醫師

人工髖關節感染治療的成功案例:從清創及假體保留手術到二階段人工關節置換手術

已更新:11月10日

今天,我們來分享一位73歲男性的人工髖關節感染(PJI)治療之路。他因為左側髖部的人工關節假體急性術後感染而感到疼痛與不適,甚至無法正常行走。最初,外院的醫療團隊為他進行了DAIR(清創、抗生素灌洗及假體保留手術),希望能藉由清創和抗生素來控制感染。然而,遺憾的是,這次手術並未成功 ,感染依然存在,病患的症狀也未見改善,故患者轉來本院接受治療。(註記:DAIR 清創、抗生素灌洗及假體保留手術,本身的手術成功率約50%~70%不等,和感染發生到手術的時間,菌種及病人體質有關)


在DAIR失敗後,本院骨科醫療團隊決定採取二階段人工關節置換手術這一黃金標準方式來徹底解決感染問題。在第一階段,病人感染的人工髖關節假體被完全移除,並進行了徹底的清創,以去除所有感染源及細菌生物膜 (biofilm)。隨後,郭醫師為他放置了一個含有抗生素的水泥間隔物 (活動式抗生素骨水泥假體模型),這個活動式抗生素骨水泥假體模型能夠持續釋放局部抗生素以對抗感染,同時保持關節的空間及活動度,為第二階段手術做準備。患者接下來接受了為期4~6週的抗生素治療,並且在醫療團隊的監督下密切觀察感染控制情況。

抗生素骨水泥假體模型
活動式抗生素骨水泥假體模型

經過一段時間的抗生素治療和觀察後,體內炎症指標逐漸恢復正常,傷口也完全癒合,醫療團隊評估感染已被成功控制,因此進行了第二階段的人工關節再置換手術。這次手術為患者植入了一個全新的人工髖關節假體,並再次進行清創及清洗傷口以確保完全無感染殘留。手術後,患者開始積極配合物理治療,包括下肢肌力訓練和步行訓練,以幫助他恢復活動能力。

令人欣慰的是,這次二階段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取得了顯著的成功。在手術後的幾個月內,這位73歲的男性逐漸恢復了日常生活能力,疼痛幾乎消失,並能夠重新行走,恢復到他原本的生活品質。他提到:「經歷了這麼多治療,能夠最終擺脫疼痛,重新過上正常生活,真的非常感激高雄長庚醫療團隊的幫助。」(註記:二階段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成功率約85~90%)


這個案例告訴我們,儘管人工髖關節感染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但二階段人工關節置換手術作為人工關節感染治療的黃金標準,再加上患者的積極配合,能夠有效解決感染,並幫助患者成功康復。


參考資料:

Fu-Shine Yang, Yu-Der Lu, Cheng-Ta Wu, Kier Blevins, Mel S Lee, Feng-Chih Kuo*

51 次查看

Comments


bottom of page